顶部横幅广告
  • 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堂

浅谈滨水景观设计的重点与设计方法

作者:大树下 时间:2014-07-05 阅读数:人阅读

鉴于滨水带的特殊性,其地域的特点决定了滨水景观设计的重点当放在“生态”上。就景观设计来说,它旨在解决人们在使用户外空间以及土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分析与实施方案。概括起来说,景观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协调人类和土地之间关系的过程,往大的层面说开来就是在人类聚居地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照这个逻辑,城市中人类聚居的地带、水生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在城市滨水地带相互交错,如前文所讲,生态学家称之为生态交错带。所以,滨水景观的设计不仅要把重点放在“生态”上,还要更加注意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Sim Vander Ryn和Stuart Cown曾这样定义生态设计:这种设计旨在协调各种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尽量使各方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程度。由此可见,滨水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生态设计,而许多的实践经验也大多好集中在这个方面。解决不好生态问题,就谈不上生态之美。

对于这个问题,编者在查阅与分析各种文献的基础上,将前人关于生态设计的经验要点概括为以下内容:

 生态自组织设计

  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系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组织能力。譬如说一片水域,若无人工的干预,很快就会在水中或者岸边生长出各种昆虫、苔藓、水藻以及杂草。如果任凭其发展,不多久,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就会形成。这是自然界所具备的自组织能力,而滨水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这种自组织能力,再加上生态技术予以辅助,就可使滨水区的生态系统能够良好健康地发展下去,起到美化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作用。

 生态地方性设计

前文阐述了滨水景观的生态性特征,除此之外,滨水景观依然遵循景观设计的普遍规律,即尊重地域文化,因地制宜。生态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尊重场所以及运用当地原有的材料。每一座城市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除了聚集了人口并且人们都致力于家乡的建设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地域文化将这一切凝聚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得城市既有“肉体”又有“灵魂”。每一种地域文化都蕴含着长久以来当地居民对于场所经验的积淀,只有将这些精华继承并发扬下去,才能造就有特色的景观,这也就是为什么威尼斯之所以是威尼斯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的根本原因。生态地方性设计除了结合地域文化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外,还应当注意物质层面,即结合地域滨水区的自然特性、乡土建筑和当地植物的运用,就地取材不仅可以有效地维护空间健康有序的发展,还可以降低景观空间后期维护的成本。

 生态恢复性设计 

工业时代,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便是环境危机,很多的城市滨水区都被破坏了,要想重现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必须要选择性地进行生态恢复性设计。如今的景观设计师面临的城市滨水区多数是这种类型的,如何通过设计和恢复等措施,将已经受到干扰甚至是被破坏的滨水区域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或重建,是一个值得去研究和思考的课题。首先,需要对这些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做全面的研究,分析其中的生物种群,人为地排除干扰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组织能力让这些生态系统慢慢地恢复活力;其次,需要通过设计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一方面发挥自然界自有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人为地帮助这些生态系统完善起来。此期间,结合生态系统的特点,保护性地营建景观空间。

生态显露性设计

大都市的生活空间导致了都市人和乡村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钢筋水泥林立的都市里,自然的因素越来越隐匿化。但是,人类的内心深处都有向往自然的情结,这是丢不掉抹不去的,毕竟自然界是人类成长的“摇篮”。针对这种情况,景观设计师们总结出来的生态显露性设计思想,旨在显露并解释生态系统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将它融入进景观空间的营造中去。生态显露性设计包括显示出隐藏的系统和过程,显示出人类曾有的历史和足迹。设计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功能等肤浅的层面上,设计应该囊括跟过的内容。生态景观有利于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普及生态知识,起到引导人们有意识地保护生态、进而保护环境的教育作用。

附土人景观经典设计案例:秦皇岛滨海公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277633739@qq.com

标签:
微信

大树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微信
阿里云